“嗨皮兔耶 宏兔潮年”新春民俗秀|省外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03-26浏览次数:29

  

会展经济与管理2202张蒙丹《守岁迎春》

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对于河南的传统迎春习俗,河南人有话要说:要提到迎新年就要提到守岁迎春的。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对于除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守岁,但守岁过于无聊,家家户户也会在外面点起炮仗,放烟花。会在街上堆火堆,大家围着火堆一起聊天、嗑瓜子。再晚些一个大家庭里的‘骨干’也就是爸爸辈分的男人会到一家为过世的老人祭祖。并围着火堆聊天,听着火柴噼里啪啦的声音,这就是所谓的守岁。但这还没完,当天刚蒙蒙亮时是一个小村子最热闹的时候,各家的小孩子穿新衣,带新帽便跟着大人去拜年,从街头走到街尾,从南到北,大街小巷,逢人就磕头。“过年好”的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小孩子磕头磕得响,老人就要给糖给红包。有人说“当你从拜年队伍的最末尾变到队伍的最前面,你就明白了传承的意义。”

会展经济与管理2202黄钧妍《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

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酒店管理2202张诗琪《过年习俗》

我的家乡在贵州,古朴自然地的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淳朴善良的民风,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风景这边独好的自然风韵;风情万种的山光水色,闻名中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滚山珠,多民族的团结友爱,是“彝族武则天”将民俗民风演绎,更让她魅力独具,令人神往!

贵州人一般在过年时都会做这几件事: 1、杀年猪,贵州人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肥猪牵来宰杀,然后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吃杀猪饭,一起分享丰盛猪肉大餐和过年的喜悦;2、“秋”腊肉,腊肉是贵州的特色美食,杀完年猪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3、年终大扫除,每年春节前,贵州家家户户都要打扭卫生;4、年前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去赶集,购买各种年货,有吃的,有玩的,鸡、鱼肉都会买上,鸡预示着吉利,鱼预示年年有余;5、贴春联,春节户户都会贴上火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贵州是很多少数民主的聚集地,他们有着丰富的民族情怀,独一无二的民族风俗,特别是在春节期间:

苗族

苗族自古使用的历法是“苗历”,苗历岁首即为苗年各村寨在“苗年”日子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娱乐活动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斗鸟、“游方”等等。这也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了~

布依族

在布依族的寨子里,家家户户忙着杀年猪、春糯米粑粑、熏肉、灌香肠

侗族

贵州的侗寨里通常都会举办侗族大歌来庆祝新年的来临演出时间一般从上午开始,直到吃夜饭之后,夜晚通常还会有侗戏表演

土家族

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是“赶年”,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过赶年粉、煮米酒或咂酒等。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

仡佬族

仡佬族口头文学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铜鼓、牛角、笛子、葫芦笙是仡佬族历史上常用乐器,现在笛子、唢呐则为常用乐器每逢春节期间,仡佬族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庆祝新春到来。

在贵州遵义的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当地居住着9个民族的村民(汉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黎族、愅族、侗族)。

时长00:15


时长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