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福建福州站)
福州即景
宋·谢泌
一别无诸岁月增,遥闻此景画难能。
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漱齿冰。
1
古诗概况:
传言到福州有着图画也难以描摹的美景,而当诗人经久重见之时才道到传言果真不虚。辛勤的人们在湖田里勤奋播种,收割稻谷,漫步在步道上,迎面相逢的多半都是僧人。福州城内的三座高山簇拥着千座寺庙,而夜间城内的七座宝塔见证着万家灯火。并且福州于炎炎夏日间还有着漱口足以冰齿的赖寒泉解渴降温。
2
推荐理由:
1、本诗描写的福州的美景是图画难以展现的,福州的劳动人民是勤劳能干的,而福州的行人过半皆是僧人,可见人心之安定,以及对佛教的崇敬。
2、三山两塔一闽江形容的便是福州,隐藏在古城里两千多年的历史遗迹,彰显于“千簇寺”与“七塔”之间,那杳然入云的气韵让福州这座有着“佛国”之称的城市充满了庄严的气息。
3
我来自福建福州,福州是我省的省会城市,她也被称为“榕城”。的确,福州大大小小的街道两旁,大多栽种着两排榕树,枝繁叶茂着,这在别处是很少见的。榕树有花却不艳,榕树有果却不甜,千万条根须垂下,好似庇护了整个福州城。福州不仅仅有榕树,还有标志性的三山两塔一闽江。福州城乌山、于山、屏山三山鼎立,白塔、乌塔两塔相峙,闽江横贯城区,构成“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景观。三山也是福州的别称,他不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福州人,也是一代又一代福州人的根。福州,文灿三坊,传唐宋风情,明清韵致;彦集七巷,知福州泽广,闽地天高,是我无论行走多远都记挂在心的明月之地。
我与福州的相依相伴在一则录取通知书中续写,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同时九月也是我们丰收的季节,高中三年的播种让我们收获齐聚越秀的机会——“这是我们短暂青春的结束,同时也是我们另一个人生的开启。”
推荐人:会展经济与管理2201班饶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