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辑|旧年俗不“俗”,新年俗更“潮”——新旧年俗大Battle

发布时间:2023-03-27浏览次数:35

 

 旧年俗不“俗”

 新年俗更“潮”


 ——新旧年俗大Battle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在漫长历史中,围绕年节衍化生成了许多习俗,如祭灶、祭祖、贴春联、挂年画、赶庙会等,它们丰富多彩、形态多样,甚至因地域差异而各有特色。现如今,人们迎年、忙年、贺年不断拥有新的打开方式,如网购年货、视频拜年、云端聚会等,一方面反映了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富足,另一方面也促使年俗形态变化发展,持续丰盈、充实。

 贴春联

 VS

 立flag


 贴春联是中国最传统的年俗之一

 以前的人们将对新年的希望

 寄托在红红火火的春联上

 而现在人们通常

 会在新年到来之际立下flag

 抛弃过去的不顺和霉运

 把美好的愿望

 寄托于认真努力的自己!


 逛街买年货

 VS

 上网淘年货

 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

 和大人一起上街买年货

 从过年食材到各种小零食

 到烟花爆竹

 到拜年要用的礼物

 各种各样、大包小包拎回家

 随着科技的进步

 网购越来越便捷

 足不出户

 就能够挑选到世界各地的好物!


 贴福字

 VS

 扫五福


 小时候看到家里门上

 那个倒着贴的“福”字

 便会疑惑地询问家里的长辈

 原来是“福到了”的意思

 现在门上的福字少了

 但手机聊天记录里的“福”字

 却越来越多

 “求敬业福”

 “多一张友善福,有人要吗?”

 “扫五福”逐渐成为年前的预备活动

 年轻人的集福活动

 更多的是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快乐!


 收压岁钱

 VS

 抢群红包


 收压岁钱一定是

 每个小朋友过年最开心的事情

 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这些年随着线上支付的广泛普及

 现金使用率减少

 压岁钱也与时俱进

 从实体的变成了“电子版”

 虽然形式发生了改变

 但来自长辈的祝福

 丝毫没有减少!


 上门拜年

 VS

 云拜年


 过年期间对于小朋友来说

 即幸福又烦恼的事情就是

 走街串巷拜年

 幸福的是会收到亲戚的红包

 烦恼的是要记住那么多称呼名字

 还会被问到

 “期末成绩怎么样呀?”

 “以后想上什么大学?”

 ……

 然而现在身处特殊时期

 大家开启了“云拜年”模式

 只要打开手机视频

 无论天涯海角都能实时聊天

 虽然隔着屏幕

 依旧可以感受到

 亲情的舒心和温暖!


 新年俗的出现

 并不代表着对传统年俗的否定

 每一种年俗都是

 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对团团圆圆的期盼

 毕竟过年嘛

 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