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第一步:了解诈骗
1.“自由组合诈骗”与“定制诈骗”相互交织
现阶段诈骗分子除了使用地毯式全方位的集中向全国各地的不特定人群推发布虚假信息诱导被害人上当受骗的同时,还设法获取大量学生的个人信息,并且根据学生心理与成长特点形成了一套对大学生诈骗体系。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设计契合被害人需求的定制诈骗,并针对受害人的不同反应,都给出了相对应的聊天话术剧本。
2.作案形式多样,诈骗手段持续更新
公安部刑侦局统计公布了 48 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件,其中使用电话类的占44.0%,使用短信占3.2%,使用网络的占52.8%。诈骗方式已从利用短信群发器、电脑群发软件、虚拟捆绑电话等途径散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发展到综合运用 VOIP 网络电话、“伪基站”“钓鱼网站”、有线和无线网络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技术和平台,散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作案【1】。利用大学生缺乏法律常识,防诈意识偏低等特点,冒充同学、老师、客服等身份人员,持续更新诈骗手段,使被害人上当受骗。
3.作案组织缜密,团伙内部分工日益精细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诈骗分子多以公司运营为管理模式,通常在注册合法公司的掩护下组织上百人实施诈骗。从办理虚假银行卡,购买涉及个人身份信息的手机号、搜集受害人信息、预选目标、实施诈骗、提取现金、转移洗白赃款,诈骗团伙内部分工极其精细,链条式运行使各类诈骗迷惑性更强危害性更大。
防骗第二步:了解诈骗五大形式
1.网上刷单诈骗
所谓“刷单”,就是利用虚假买家完成购物流程后返回本金和佣金的行为。网络刷单扰乱电商公平竞争的网络环境其本身就是违法行为。犯罪分子一般以“轻松高薪”为诱饵,利用学生急于挣钱或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心理诱导学生,前期以收敛会费,返还小额本金和佣金使受害人放松警惕,利用人的贪婪心理,逐渐加大金额,最终成功骗取财产。
2. 冒充客服诈骗
随着网络和电商的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网购买家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客服以受害人商品需延期发送、存在质量风险、运送途中商品丢失等问题提出给予受害人补偿。在进行所谓的退款指导操作过程中运用大学生缺乏防诈意识和金融支付相关知识,诱导大学生登录钓鱼网站小额支付、大额转账、贷款等行为完成盗刷转账。
3.冒充好友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对社交账号好友防范意识低的特点,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受害人社交软件(如:微信号、QQ号),冒充朋友、同学等以落难、生病、急事等理由向受害者的社交账号好友群发借钱消息骗取对方向其提供微信转账,或群发木马网站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植入病毒对受害者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的资金进行转移。
4.网络游戏诈骗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推广买卖游戏账号、兼职代练、赠送游戏装备等信息,以激活费、解冻金、保证金等名义为由支付各种费用,发送钓鱼网站充值界面,骗取钱财完诈骗。
5. 校园贷诈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消费需求的膨胀,超前消费也随之而来,网贷的出现,不仅实现了金融业与互联网有效的结合,更加满足了大部分人贷款消费的需求。校园贷以“无条件”、“低利息”等诱骗学生借贷,以保证金、提取费、手续费等为原因诱骗学生转账汇款,甚至最终引诱学生跌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当中。
防骗第三步:握好防诈骗六条锦囊
1.要有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防诈骗教育活动。学会保护个人信息,比如:个人的身份证银行卡不要借给别人;在社交平台上避免发布带有个人身份信息的照片;在公共区域上网后删除自己的账号密码;在收到快递时注意消除自己的个人信息;遇到街头扫码时不透漏自己的身份证号或电话号码;对陌生人说的话不轻信、不回应、不盲从。
2.不感情用事
朋友遇到困难在网上发来求助消息要求转账,不要为了感情“哥们义气”不经思考辨别就进行转账。应该及时电话联系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反复确定信息的可靠性,悉心甄别,在未确认真伪的情况下,做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防治进入诈骗的陷阱。
3.交友要谨慎
网络上有“美女”“帅哥”主动加你好友,迅速成为男女朋友,如果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对对方言听计从往往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欺骗。真正的朋友建立在无功利之用的基础上,是三观一致的思想交流,是为共同目标相互扶持的奋斗过程,而不是简单金钱的索取和利益的交换。在网络交友时要有戒备之心,切勿轻信他人,避免与未谋面的网友发生经济往来。
4.和亲友多沟通
遇到当时拿不准的事情多与亲友同学之间加强沟通,听听他人对此的意见和看法,避免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降低受骗几率。
5.不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意外之喜”特别是陌生人所说的好处不能见利就上,要克制一切贪念,拒绝诱惑。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不轻信能任何轻松到手“好处”。谨记想要的幸福是靠脚踏实地奋斗而来的,不劳而获,收获的只会是圈套。
6.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